2025年“5·15”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
1. 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是什么 2019年起,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(CSRC)将每年5月15日设立为“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”,旨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理性投资文化,强化投资者保护意识,并全面构建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新格局。倡导理性投资文化,切实维护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。
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的设立背景是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队伍庞大,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小投资者。这些投资者作为市场流动性的提供者、市场预期的影响者、风险的承担者以及公司治理的参与者,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到资本市场资源配置、资产定价和缓释风险等功能的发挥。因此,保护投资者权益,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权益,对于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2. 什么是“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,简单来说就是“将合适的产品服务推荐或销售给合适的投资者”。
银行保险机构建立消费者适当性管理机制,对产品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实施分级、动态管理,开展消费者风险认知、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测评,将合适的产品提供给合适的消费者,严格执行金融产品、销售渠道、目标客户“三适当”要求。
3. 什么是风险承受能力评估 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是保护个人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机制。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又叫风险评估,是需由本人填写的风险评估调查问卷,旨在让投资者了解自身的风险承受力、理财偏好及投资目标,以便选择更合适的金融产品与服务。
消费者该怎么做?
在购买金融产品前应充分了解产品基本信息、风险特征、收益特征、投向、费用等情况,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购投资产品,科学理性选择投资产品。
1. 树立理性的投资观念 参与投资理财时,要树立理性观念。投资理财不是“一夜暴富”,而是通过对自己现有的资金进行合理的安排、配置,在满足日常流动性需求的同时进一步追求资产的保值增值,以期在生活各阶段应付自如。
2. 详细了解投资理财产品 在选购投资理财产品时,应仔细阅读理财产品说明书、合同条款、风险提示等,充分理解投资理财产品的各项要素,重点关注产品期限、投资方向或挂钩标的、流动性、业绩比较基准、产品风险等,如存在疑问,可进一步向销售人员进行咨询。
3. 厘清自己的需求 在选购投资理财产品前,应综合考虑自己的财务状况、风险承受能力、收益预期、流动性需求等,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专业能力,自主进行投资理财产品的选择。
4. 远离金融骗局 防范“保本高息”金融诈骗。面对各种标榜“高收益、高回报”“稳赚不赔”等投资理财推销时要保持清醒头脑,千万不要冲动跟随。